2021年,世界经济在重重挑战中艰难前行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,全球通胀“高烧不退”,单边主义甚嚣尘上。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采取超宽松政策,不仅引发了其国内供应链紊乱、罢工风潮和滞胀风险,更加剧了全球通胀。12月8日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发布最新一期《世界经济展望报告》,将2021年全球增速预测值下调至5.9%。
面对严峻恶劣的外部环境,中国沉心静气,保持定力,各项政策稳字当头,供需端的复苏整体比较均衡,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。在经济复苏步伐放缓成为全球普遍现象的情况下,依旧保持了稳健的增长步调。世界银行、IMF等国际组织今年第三季度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均在8%以上,不仅高于全球平均增速,也高于主要经济体的增速,体现出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良好预期。
中国在努力稳定自身经济增长的同时,也以负责任的态度和务实行动,努力稳定着全球经济。今年以来,中国多措并举保供稳价,稳定市场。中国经济的企稳复苏,有效促进了全球供应链稳定。即使是在应对PPI高涨的时候,中国也依然审慎施策,通过加强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,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,稳定通胀预期等举措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。
2021年,供应短缺问题之严重有增无减。中国多措并举、多点发力,不断提升供应链产业链韧性,有效填补了疫情冲击下全球市场出现的巨大供给缺口。前11月,中国出口总值19.58万亿元,同比增长21.8%,其中对东盟、欧盟、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均保持两位数增长。
面对全球物流体系饱受疫情冲击的局面,中国积极协调增加海运运力,引导班轮公司加大对出口航线运力投入。中欧班列挑起陆路运输“大梁”,将国际社会紧缺防疫物资、生产生活用品源源不断输送到欧洲国家。前11月,中欧班列共开行13817列,运送133.2万标箱,同比分别增长23%、30%。
来自中国的商品不仅有量的保证,而且有质的提升。中国企业充分调动生产资源,提高研发设计水平,加强产品质量监控,出口了大量的优质消费品。美媒刊文称:疫情期间,“中国制造”的标签特别受欢迎,“美国和欧洲的公司转向购买中国生产的零部件,被困家中的人们要储存更多食物,也转向中国商品”。
在填补全球市场供应不足缺口的同时,来自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同样有力地拉动了全球经济。中国有14亿多人口和4亿以上中等收入群体,每年进口商品和服务约2.5万亿美元,市场规模巨大,商机满满。这更成为稳定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一环。
11月10日,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落幕,疫情难阻进博会的火热交易。按一年计,第四届进博会意向成交金额707.2亿美元,中国再次展现了庞大的消费潜力和对世界经济的提振作用。
为让中国市场成为“世界的市场、共享的市场、大家的市场”,一年来,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。持续深化双多边合作机制,推动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,拉紧全球互联互通纽带,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,推进《市场准入负面清单(2021年版)》修订印发……中国坚持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,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,为各国提供更多市场机遇、投资机遇、增长机遇。
今年上半年,宝马集团共向中国客户交付超46万辆汽车,同比增长41.9%,创下历年同期销量新高。资生堂集团中国市场业务量比去年同期增长44.1%,与2019年相比也实现了加速增长……中国市场作为跨国公司经营业绩压舱石的作用尽显无遗。不仅如此,一年来,跨国公司纷纷加大在华业务布局,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进入全面正式建设阶段,路易达孚在江苏、广东等地先后签署投资协议,乐高乐园度假区项目在上海正式开工……跨国公司用行动表达对中国经济坚定信心的同时,也为世界经济的未来增长增添了更多动力。
疫情持续蔓延是全球复苏的最大阻力之一。一年来,中国不断推动疫情防控国际合作,助力全球防疫,努力为世界经济创造良好的复苏环境。一年来,面对多国防疫物资短缺问题,中国积极行动,向国际社会提供所需物资。截至11月初,已累计向国际社会提供了约3500亿只口罩、超过40亿件防护服、超过60亿人份检测试剂、超过16亿剂疫苗,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和认可,为全球抗疫斗争持续作出重要贡献。
当全球性威胁日益紧迫、国际社会呼唤更紧密多边合作之时,中国坚定地走在多边主义的正道上,为推动世界经济在团结协作中实现复苏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今年以来,中国在世界经济论坛“达沃斯议程”对话会、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三次会晤、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等多边平台发出倡议,强调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,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唯一正确出路。
倡议之外,中国也用行动践行理念。同112个世贸组织成员共同联署《投资便利化联合声明》,率先批准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,多边主义的前行之路上,中国扮演的角色越发积极主动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直言:“中国已成为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。”
一年来,世界见证了中国奋力支撑全球复苏的努力和成果。未来,世界经济依然将面临复杂、深刻的困难和挑战。但是中国的坚定支持和承诺不会缺席,中国给世界带来的信心也将越来越足。当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中国一道加入这一行列之中,“隧道尽头的光芒”便将来到。
上一篇:缓税速办助力制造业温暖过冬
下一篇:支付机构“薄利时代”